今年秋季开学后,九年级的同学们拿到了改版后初次跟大家晤面的新语文课本了。它和以往的九上语文课本到底有什么纷歧样呢?下面左右两图,就是九上语文课本的“前世”和“今生”哦。那么新课本的内容又有什么变化呢?先看一下目录咯。现在,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掌握新课本的变化情况。
一、课文增删情况1.删去16篇文章雨说、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信两则、心声、事物的谜底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漫笔两篇(谈念书、不甚求解)、杨修之死、香菱学诗、陈涉世家、唐睢幸不辱命、隆中对、出师表、诗五首(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增加16篇文章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论修养、精神的三间小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怀疑与学问、谈缔造性思维、缔造宣言、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二、调整变化偏向1.三个淘汰(1)淘汰三个综合性学习。(2)淘汰课外拓展篇目。
(3)淘汰口语外交。2.三个提升(1)提升文体的集中性。(2)提升阅读的深度与广度,难度增强。(3)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通过对比发现,变化主要在于课文的增删上,改版后阅读的广度、深度、难度增加,思辨性越来越强。而中考越来越注意考察阅读速度与阅读量,可见新课本的变化切合语文厘革的大偏向哦。相识了课本的变化,那就开始好好预习吧!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重点字音沁(qìn)园春 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骚人物2.重点词句解释(1)惟余莽莽 惟:只。(2)须晴日 须:等到。
(3)略输文采 输:差、失。(4)俱往矣 俱:都。
二、重点句1.句子背记(1)北国风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山河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写出接纳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解释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似乎(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似乎(许多)白象在奔跑。(3)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这些人物统统都成为历史了,要说真正的英雄好汉,还得看今天的人们。
三、段落背记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山河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四、文学知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2 我爱这土地一、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但他始终没中断创作,在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头,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其代表作另有《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二、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想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工具、倾诉的工具,其境界极其辽阔,意象极其富厚,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条理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盘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辽阔的。
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辽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而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三、写作手法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如果”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
固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用嘶哑的喉咙歌颂”,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情感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其时悲壮的时代气氛(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伤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配合作用于鸟儿形象而发生的审盛情象。
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体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应时代的气氛、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应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四、探究训练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答:“嘶哑”表达了歌颂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临难题斗争的伤心,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颂。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削弱了对大地挚诚情感的表达。
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3 乡 愁一、创作配景余光中(1928—2017)的一生一直在频繁的奔忙和迁徙之中,履历了多次与亲人的离合离合。1971年,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乡愁》这首诗。
二、文章赏析该诗情深意切,既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形貌得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可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祖国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续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情感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余光中作为一个脱离大陆三十多年的今世诗人,他的作品也一定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偏重写小我私家在大陆的履历,那幼年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宅兆,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末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小我私家的悲欢与庞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情融会在一起。而诗人小我私家履历的倾诉,也因为末端的情感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全诗共四节。
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厥后——现在,四小我私家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配合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散——长大后的伉俪分散——厥后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散。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厥后的宅兆——现在的海峡。
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想极为巧妙。三、写作艺术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宅兆、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清朗、集中、强烈的,它们又是富厚的,不是堆砌,而是蕴藉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遐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很是抽象的“乡愁”物化、详细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朴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相互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头精密融合。诗歌在艺术上出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匀称、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生动、生机勃勃的体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盘旋往复,一唱三叹。
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平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气氛。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字词解释1.娉婷(pīng tí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2.鲜妍(yán):色泽美艳的样子。3.冠冕(miǎ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色泽。
4.呢喃(ní nán):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啼声。二、整体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底细同,形成复沓,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毗连,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激荡起伏,使作品不仅意境优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感人。
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盘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艳丽与尖锐,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历程中,“你”字的每一次泛起,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条理联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赞美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配景,我们会越发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控制和书写的雅致。三、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差别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譬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受,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历程中到场创作,配合“出现”意蕴的面目,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候意会。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的情调。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举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根据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而且,作者在形貌这些美感的时候,又接纳了跳动的笔法,也就是说于变化中、行动中展示色彩,这可以从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有“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在无意中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不是静态的形貌,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配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界限,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5 我看一、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20世纪80年月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二、作品赏析1.诗人描绘的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遨游,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2.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体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盼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喜、忧戚之情。
三、探究训练1.“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形貌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答:“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气力。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答:东风吹拂下的春水激荡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罗的意象有哪些?体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答:东风、青草。
体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漂亮生动。第一单元6 敬业与乐业一、字音、字形旁骛(páng wù) 亵渎(xiè dú) 言行相(xiāng)顾 强聒(qiǎng guō)不舍佝偻(gōu lóu) 蜩翼(tiáo yì)骈(pián)进二、生词解释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学业、事业很尽职,和朋侪和气相处。2.断章取义:掉臂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凭据需要,伶仃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断,截取。
章,篇章。3.不二秘诀:释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行言传的秘诀。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者唯一无二的方法。
4.主眼:重点、主旨。5.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
适,指朝此外路上去。6.理至易明:原理极容易明确。7.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意指不专心致志,分心。
骛,追求。8.惟其:连词,表现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9.佝偻:鸡胸驼背,一般形容老人。10.亵渎:轻慢,不尊敬。
11.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12.层累:重重叠叠的条理,指难题和阻力重重。
13.骈进:并排前进。14.淘神:使人泯灭精神。
15.言行相顾:指言行不相互矛盾。16.征引:①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凭据;②指推荐选拔人才。三、整体分析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划分叙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门。第一部门(第1段):提出问题,展现全篇叙述中心——敬业和乐业。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秘诀。
第二部门(第2~8段):叙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①(第2~5段)有业之须要。②(第6~7段)敬业之重要。
③(第8段)乐业之重要。第三部门(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四、探究训练1.讲演词开头交接题目的泉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展现了全篇叙述的中心?答:文章开头先交接题目的泉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泉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差别,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接既可制止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内里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叙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理由,也便于展现全篇的叙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展现了全篇叙述中心的句子: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秘诀。
2.作者怎样论述什么叫“敬”?如何叙述怎样才气做到“敬业”?答:第六段作者论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即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神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即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叙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偏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第七段叙述怎样才气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论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洁净,和当武士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绝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叙述“一小我私家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须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联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3.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看法。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写作配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配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使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知己,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器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雨果的难能难得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态度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然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混淆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结果,尊重人类文明的缔造者。他指出“岁月缔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看法,是很是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恼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二、词语解释1.赃物:贪污、受贿、偷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2.劳苦功高:伟大的功劳。3.眼花缭乱:眼睛瞥见庞大纷繁的工具而感应迷乱。
4.恐惧(hài):畏惧,恐惧。5.箱箧(qiè):箱子。
箧,小箱子。6.制裁:用强力管制并处罚。7.荡然无存:荡:洗涤;荡然:洁净的样子。
全都破坏,消失尽净。形容工具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8.不行名状: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9.瞥(piē)见:一眼瞥见。10.谴(qiǎn)责:严肃申斥。
8 论修养一、作者先容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运动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二、基础字词贸(mào)然 老羞成怒(tíng)恪(kè)守 矫(jiǎo)揉造作箴(zhēn)言 絮(xù)絮叨叨自吹自擂(léi) 汲(jí)取三、重点词语1.贸然:轻率地,不加思量地。
指遇事不经深思熟虑,随便做出决议。2.范例: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体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最合乎规范的。
3.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4.贤达:有才气、品德和声望的人。5.恪守:严格遵守。
6.矜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7.装腔作势:形容太过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8.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9.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10.附庸精致: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到场有关的文化运动。
11.修养:指滋润养育;造就。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12.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烦琐,唠叨。
13.扭捏作态:具有装腔作势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四、文章结构划分第一部门(第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门(第3~12段):先谈“无修养”的例子,再谈“有修养”的体现,论说什么是“有修养”。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枚举了没有修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说什么是真正的有修养。第三部门(13~18):通过枚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9 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整体阅读1.着眼中间,瞻前顾后,掌握行文思路(1)思考第1~6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关联;(2)明确中间段落部门讲详细的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内在;(3)归纳综合最后两段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的性质。2.感悟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胸怀例如:第一间精神小屋: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履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从中也体现了作者深广的胸怀。
3.针对关键语句,展开遐想,反思内化例如:第二间小屋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观点。文中:“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一句话,申饬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二、探究训练1.总结本文的表达和主题。
答:这是一篇议论、形貌、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形貌、议论、抒情,体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2.品味本文的写作特点。
答:①集议论、形貌、抒情于一体;②构想新颖奇特;③语言朴实,意蕴深厚;④文笔细腻。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一、相关先容这篇文章是由范仲淹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月,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牢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团体开始举行革新,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此次革新冒犯了封建大田主阶级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阻挡。而天子革新的刻意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守旧权要团体的压迫下,革新以失败了结。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冒犯了宰相吕夷简,被贬至河南邓州,其实这篇文章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二、文言知识(一)一词多义1.明(1)越明年:第二。明年,第二年。
(2)至若春和景明:妖冶。2.以(1)属予作文以记之:来。(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以”意思均为“因为”。
3.夫(1)予观夫巴陵胜状:那。(2)嗟夫:表句尾叹息。4.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情形。
5.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直到。(2)此乐何极:穷尽,止境。(3)感极而悲者矣:表现水平深。6.或(1)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而或长烟一空:有时。7.空(1)浊浪排空:天空。(2)长烟一空:消散。
8.通(1)政通人和:顺利。(2)北通巫峡:通向。9.和(1)政通人和:和乐。(2)春和景明:暖和。
10.则(1)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11.归(1)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2)云归而岩穴暝:聚拢。(二)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 废:动词作名词,疏弃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而或长烟一空 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5.忧谗畏讥 谗: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7.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三)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 古义:景致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致和事物多种多样、很是壮观。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情形。
今:看。4.(横)无际涯 古:广远。今:与“竖”相对。5.浊浪(排空) 古:冲向天空。
今:全部去除掉。6.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7.前人之述(备)矣 古:详尽。
今:准备。8.增其旧(制) 古:规模。今:制度。
9.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写文章。今:名词,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今:景致、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 古:国都。今:国家。12.则有(去)国怀乡 古:脱离。今:前往。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曾经。今:品尝。14.(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15.(宠)辱偕忘 古:荣耀。今:恩宠、痛爱。16.沙鸥翔(集) 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团体,集中。
17.(进)亦忧 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18.(退)亦忧 古:不在朝廷做官。今:退却。
(四)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2.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都。(五)句式分析1.倒装句、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
语序应为“吾与谁归”。2.判断句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例: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4.状语后置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5.定语后置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三、重点语句及释义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它毗连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像那阴雨绵延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咆哮着,污浊的水浪冲向天空。3.“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东风暖和、阳灼烁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辽阔无际。11 醉翁亭记一、相关先容《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其时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到场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阻挡守旧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免去朝职,贬放滁州。
二、文言知识(一)“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差别,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停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来宾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二)“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三)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3.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兴趣,名词。
6.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7.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8.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四)古今异义词非丝非竹 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差别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野芳发而幽香 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林霏开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五)一词多义1.归(1)太守归而来宾从:回去。(2)云归而岩穴暝:聚拢。(3)暮而归:回来。
2.谓(1)太守谓谁:为,是。(2)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2)临溪而渔:靠近。4.秀(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2)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1)山水之乐:兴趣。(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喜。(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应快乐(第一个“乐”)。6.而(1)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3)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停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2.判断句(1)“也”表现判断语气。
①环滁皆山也。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③庐陵欧阳修也。(2)“……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①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②往来而不停者,滁人游也。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⑥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⑦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⑧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12 湖心亭看雪一、相关先容《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死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祖国往事的纪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二、词语释义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2.俱:都。
3.绝:消失。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
一,全或都,一概。10.惟:只有。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修建物。
这里指苏堤。一,数词。
痕,痕迹。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13.而已:而已。
14.毡:毛毯。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更,还。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恣意喝。强,努力,勉力,勉力。一说,兴奋地,兴奋地。
18.明白:大羽觞。白;昔人罚酒时用的羽觞,也泛指一般的羽觞,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21.舟子:船夫。22.喃喃:低声嘟哝。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25.更:还。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奇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三、作品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而已。到了湖心亭上,瞥见有两小我私家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瞥见我,很是兴奋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努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作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另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13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一、词句释义1.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琼浆。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鲜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3.箸(zhù):筷子。4.“闲来”二句:表现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搭船从日月旁边经由,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碧,一作“坐”。5.“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那边?岐,一作“歧”。安,那里。
6.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7.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似乎出没在云雾之中。
8.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9.弹剑:战国时齐令郎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频频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10.贾生:汉初洛阳贾谊,曾上书华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阻挡。11.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折节:一作“折腰”。12.回去来:指隐居。语出东晋陶渊明《回去来辞》。二、作品译文金杯中的琼浆一斗价值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视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周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任于商汤身边。人生的门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创作配景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天子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了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厥后王叔文团体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826年)应召回京。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现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二、词句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2.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下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域,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3.怀旧空吟闻笛赋:怀旧:纪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侪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厥后,向秀经由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由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纪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4.侧畔:旁边。5.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6.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7.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作品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渡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纪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应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琼浆振奋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创作配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历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烂醉陶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差别,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就在那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各处,词人与胞弟苏辙划分之后,已有七年未得团聚。现在,词人面临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词句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都会)任太守。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4.把酒:端起羽觞。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回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蒙受不了。胜:负担、蒙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随着做出种种舞姿。弄:玩弄,浏览。10.何似:何如,那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美楼阁。
绮户:雕饰华美的门窗。1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应(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何事:为什么。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浏览这优美的月光。共:一起浏览。
婵娟:原指妇女容颜优美的样子,这里指月亮。三、作品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兴奋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烂醉陶醉,写了这首词,同时忖量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泛起的?我端起羽觞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严寒。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那里比得上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离合悲欢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康健,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优美的月光。
本文来源:ag真人官网平台-www.d-t-c.cn